乳化油的成分及分析方法
乳化油由基础油﹑乳化剂﹑油性剂﹑防锈剂﹑多种杀菌剂精制而成,具有优良的润滑﹑冷却﹑清洗﹑防锈和乳化稳定性能,润滑性能优于全合成和半合成切削液。能有效保护刀具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件表面光洁度。具有极佳的防臭性,可长时间使用不变质。
乳化油是由基础油加入适量的防锈剂、乳化剂而制得的一种产品。油基外观在常温下为棕黄色至浅褐色半透明均匀油体。根据用途不同分为1号、2号、3号、4号。其中1号防锈性较好,2号清洗性较好,3号压性较好,4号是透明型的(适用于特种要求的金属加工冷却亦可作内燃机冷却液)。乳化油与水按比例混合,调制成乳化液,具有防锈、清洗、压性能,适用于金属加工、切削等过程中作为冷却液使用。
通过设备进行乳化
通常所说的乳化油是将燃油(汽油、柴油或重油)70%~90%加水近30%~10%(质量
乳化油
比,下同),再加添加剂0.5%~1%,而后通过设备进行乳化。使油液成为油包水型分子基团,该分子基团的颗粒一般为0.5~10μm,颗粒越小、越均匀,乳化油的稳定期越长,一般1~6个月,乳化油的油水分离即破乳,破乳后将失去其性能。
燃烧过程的物理作用
乳化油燃烧过程的物理作用即所谓”微爆”理论。油包水型分子基团,油是连续相,水是分散相。由于油的沸点比水高,受热后水总是先达到沸点而蒸发或沸腾。当油滴中的压力超过油的表面张力及环境压力之和时,水蒸气将冲破油膜的阻力使油滴发生爆炸,形成细小的油滴,这就是所说的微爆或称二次雾化。爆炸后的细小油滴容易燃烧。因此,油液燃烧的,使内燃机或油炉达到节能之效果。化学作用即水煤气反应。许多文献在谈到乳化油节能、降污的原因时,指出了水煤气反应的重要性。在缺氧条件下,燃料中由于高温裂解产生的碳粒子,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使碳粒子能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烧率,降低了排烟中的烟尘含量,经环保部门检测,烟度可降低50%.
乳化油与乳化液有哪些不同?
一、性质不同
1、乳化油:以稳定状态存在(不上浮,不凝聚)的微小油粒,粒径约在0.5~25μm之间,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液体或半固体,属于金属切削油的一类。
2、乳化液:一种高性能的半合成金属加工液。
二、特点不同
1、乳化油特点:乳化油的油水分离是破乳,破乳后会失去其性能。表面活性剂等两性分子吸附在乳化油颗粒表面,油颗粒表面具有双电层结构。为了去除乳化油,常采用溶解气浮法,气浮前加入混凝剂使乳化油失稳,以提高气浮效果。
2、乳化液特点:乳化液把油的润滑性和防锈性与水的较好的冷却性结合起来,具有较好的润滑冷却效果,对高速、低负荷、大量发热的金属切削非常有效。与油基切削液相比,乳化液具有散热能力强、清洗效果好、水稀释经济等优点。此外,也有利于作业现场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