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线缆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制线材用的拉丝油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加剧,节能降耗,减少“三废”排放已迫在眉睫,使得拉丝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废水处理行业,现有技术中,废拉丝液属于危险废物,现有拉丝油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去油率效率低,成本高,影响环境,且不便于快速将废水和药物充分反应,不便于提高药物破乳效率。
现着重分析了导致铜拉丝液失效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出铜拉丝液在使用前的注意事项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保养方式,使铜拉丝液发挥一般大效力,为企业带来一般大收益。
拉丝溶液的使用寿命及影响其润滑效果的因素:每池拉丝液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寿命可达半年至一年,但前提是必须配备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工作(例如检测溶液的PH值、浓度,并根据实际的拉丝生产情况,及时补充原液及水,控制乳化液的使用温度等)反之,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拉丝液就容易发生物理作用及化学反应,从而无法发挥其润滑、清洗、抗氧化、冷却等性能,甚至短期内还会出现润滑失效及乳化液失效的现象。
使用铜拉丝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使用前应先用酸度计(或PH试纸)检测当地水质的PH值,如发现当地水质呈酸性,则应以氢氧化钾或少量氢氧化钠中和,达到PH=7.0左右,才能进行调配工作,在调配过程中应一边加拉丝液一边启动循环泵,并根据油池体积的大小,循环2~4小时后,检测溶液的PH值,正常情况下PH值达7.5~8.5即可。
使用温度与日常维护:铜拉丝油正常使用温度为36℃~45℃,若温度过高,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①拉丝液内有效成份容易挥发,损耗大;②温度升高,铜离子活动加快,加速润滑失效;③导体容易氧化、发黑、起斑点;④乳化液内的油脂与铜粉结合成一种胶状物,容易粘住塔轮或堵塞模眼,造成断线。所以,遇到温度过高的情况,就应加装冷却塔或热交换器,以降低乳化液的使用温度。清洗、润滑与过滤:许多企业为省事,无论拉什么规格铜线都采用同一型号浓度的拉丝液,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选用拉丝液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对症下药”。众所周知,巨拉、大拉及中拉铜线材具较大的极压性,因此必须增大乳化液的润滑度,提高溶液的浓度,否则塔轮、轴承等设备的损耗就会增大,相应地造成铜粉、电力等一系列的资源浪费。同理,小拉、微拉的极压性较小,应重视乳化液的清洁度,否则模眼容易被堵塞,造成断线现象。
另一个影响拉丝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乳化液的过滤。为减少铜粉、杂质颗粒悬浮于乳化液表面,导致清洗不佳而停机的机率,可采取以下措施:将油池分为“过滤池—沉淀池—使用池”三个池,池与池间留一个25cm×40cm的孔,并用150目不锈钢网作间隔,并在使用池中配一台铜粉过滤机,以80目~100目的无纺过滤布过滤铜粉,从而达到一般佳的清洗、过滤效果。
选用合适的铜拉丝液,依靠检测及保养拉丝液使整条生产生产线保持在一般佳状态,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功率损耗、延长模具设备寿命、减铜粉末的产生、提高铜线的光亮度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