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一经生产出来,就在变质,加入液压系统后,劣变速度会加快,使性能逐渐降低直至不能再使用。液压油按制造方法分类,可分为矿物油型液压油、水基液压油、合成型液压油。其中矿物性液压油占90%以上,因此本文仅讨论矿物型液压油。该液压油基础油的组成,主要是碳、氢的化合物——烃,占96%~99.5%,余量为硫、氮和灰分等。
液压油原油在炼制后,根据需要加入 、抗磨、防锈、消泡、压、降凝等添加剂调制成生产需要的液压油。
液压油在使用中,由于空气、水分、杂质、热、光、机械搅动作用等外部原因,以及液压油的化学组成和添加剂性质等内部原因的作用,要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使液压油的综合性能发生变化。液压油的劣变会导致设备磨损,磨损量(油中金属粒子含量)随使用时间增长而增加。
怎么确认好的换油期?
如何选择液压设备的油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确定换油期的方法有三种:
a、定期换油;
c、根据经验和对油样的观察确定是否换油;
c、规定换油指标,根据油样的化验结果,按质换油。
目前我国工厂一般实行定期换油的方法。实践证明,定期换油脱离了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情况,也未顾及到液压设备实际的工作条件。所以,不是因频繁换油而浪费油料,就是因继续使用已老化变质的油料而造成设备故障,是不的。
二种方法就是定期在油箱中抽油目测或作简易分析,此种方法有 好处,但毕竟缺乏数据。
采用第三种方法是合理、的,既能液压设备不会由于液压油的原因而发生故障、破坏,缩短使用寿命,又能使液压油充分的、合理的利用,防止浪费。不过这种方法要求厂矿建立化验室。在没有化验室的情况下,只好采用其他两种方法。
液压油保养工作(前提是设备正常运行,无异常状况)。
1、液压油不在高温下使用;油品在高温下很快会氧化变质。
2、液压站上的空气过滤器要采用既能过滤颗粒的也能过滤水分的过滤器。
3、采用滤芯过滤液压油,使油品的污染度长期保持在NAS<8级,设备自带的滤芯一般精度太差,不能液压油的洁净度。因为液压站的容脏只有5um,而自带滤芯的精度往往要大于这个尺寸,规定一般液压站的污染度要求控制在NAS小于8级;对于有伺服机构的设备要求高,要小于7级。若你拆过伺服阀,那你就什么都明白了,为什么液压油的污染度要控制得这么高。买个滤油机进行在线过滤,有些滤芯精度已经达到了0.1um。
4、离心脱水/真空脱水(对于有水分的油站)。
只要控制好,一般比如说MOBIL,SHELL等,都可以用上5年。
5、定期做一下油品检测
液压油用途广泛,是工业用油中使用多的产品。当前液压元件正向着体积小、功率大方向发展,系统压力越来越高,有的已突破50MPa。为此,普通型的L-HL系列已经趋于淘汰,抗磨型L-HM系列应用多。低温性能也是液压油的重要特性,要求在低温环境下设备启动比较容易,且动力传动灵敏,而且液压油换油周期较长,如露天设备通常一年一换,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四季的变化,因此露天设备使用低凝产品效果较好。清洁度也已成为液压油的性能要求,一般产品要NAS颗粒度等级不大于9级,清洁型产品不大于7级,高清洁型产品不大于5级,但盲目追求NAS等级不但效果,反而降低质量,增加成本。例如有些机械生产厂家,或工程机械用户没有用于添加液压油的无尘车间,即使花了大价钱购买了NAS 5级别的产品,在打开产品的瞬间,高清洁型NAS 5液压油就变成了NAS 8的等级了,而且液压油NAS等级高意味着过滤次数多,过滤过程中就会把昂贵的添加剂成分过滤掉,因此从的角度来讲,NAS等级不必过于追求。
6、防止空气进入油中
油泵吸油口应密封,油箱中的吸油管不可离油面太近,系统的高点应设排气阀,放出油中的游离空气。
7、油箱的合理设计
吸油管应远离回油管,避免使用对油的氧化起催化作用的铅、锌、铜等材料,油箱内要涂耐油的防锈漆,油箱中的冷却器不能漏水。
阅读此文章的还阅读了以下精彩内容
水性清洗剂六大用途
内含独特的PH稳定剂,长期使用后PH值基本维持稳定不变,不仅杜绝由于PH值下降带来的金属腐蚀,同时在同等稀释倍数的情况下,具有超出传统水性金属清洗剂30~60%的长使用寿命,不仅节约换液成本,更减少换液造成的时间浪费。
工业清洗剂详情特点以及行业用途
工业清洗剂一般用在钢铁、冶金、电力、化工、造纸、食品、制药、纺织等行业。(1)清洗污垢的速度快,溶垢彻底。清洗剂自身对污垢有很强的反应、分散或溶解清除能力,在有限的工期内,可较彻底地除去污垢。
工业清洗剂清洗能力
工业清洗剂是物体表面受到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的污染层或覆盖层称作污垢,去除这些污染物或覆盖层而使其恢复原表面状况的过程称为清洗。
水性清洗剂产品概述以及用途
水性清洗剂为现代制造业金属工件的高精密度清洗而研发的新一代环保水基清洗剂,主要采用独特、专用技术由植物提取物反应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渗透剂、增溶剂及抗硬水剂等组成,不含有害添加剂如氯化物、酚、苯、甲醛、亚硝酸钠等